u 学科建设历程
2000年起,学科团队前瞻性地把握住了世界服务经济发展趋势并开始研究,是国内最早专门致力于服务经济研究的学术团队之一。
2002年,二级学科“国际贸易学”被评为浙江省重点扶持学科;2005年被评为浙江省重点学科(A);2011年通过专家验收。
2005年,成立中国服务经济研究中心;2011年,成立浙江省现代服务业研究中心。
2012年,以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申报“十二五”省重点学科。
u 学科建设成果
国字头:
国家现代服务业人才培训基地(国家发改委,2009)
国家特色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国家教育部,2010)
中央财政项目:现代服务业产学研集成创新平台(国家财政部、省教育厅、省财政厅,2011)
省字头:
浙江省重点创新团队:现代服务业创新团队(浙江省委省政府,2012)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扶持型研究基地:浙江省现代服务业研究中心(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2年)
浙江省“十二五”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浙江省教育厅,2012)
浙江省“十二五”优势专业:国家经济与贸易(浙江省教育厅,2012)
省重点专业(2008);省级教学团队(2008);省级精品课程(2006、2007、2010);省级重点教材(2006、2010);省级财政实验室(2009,2011)
标志性获奖:
第四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国家教育部,2006)
全国商务发展研究成果优秀奖(国家商务部,2006)
第十三届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浙江省人民政府,2005)
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一等奖(浙江省教育厅,2006)
u 科学研究
2011-2012学年,学科(现代服务业学院)共发表论文70篇,其中一级期刊1篇,浙大核心期刊11篇,其他核心期刊4篇,外文期刊2篇,国际会议论文4篇,EI5篇,ISSHP1篇。5篇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索引。主持或参与各类课题38项,其中纵向课题19项(省部级课题4项,市厅级课题5项),课题经费约13.6万元;横向课题19项,协议经费约94.2万。
学科(现代服务业学院)省部级科研项目一览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来源 |
起讫时间 |
负责人 |
1 |
浙江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经济效应与承接对策的实证研究 |
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 |
2009-2010 |
夏晴 |
2 |
服务业国际转移背景下浙江拓展服务业利用外资研究 |
浙江省哲社规划课题 |
2006-2008 |
夏晴 |
3 |
浙江会展业发展的国际比较及提升科技含量研究 |
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 |
2007-2008 |
肖玲凤 |
4 |
服务业对外开放对浙江经济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
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 |
2006-2008 |
姜红 |
5 |
浙江乡村旅游技术创新与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研究 |
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 |
2008-2010 |
胡坚强 |
6 |
中小集群企业包容性增长的内在机理研究:基于能力的视角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青年基金) |
2011-2013 |
范轶琳 |
7 |
发展服务业推动中心镇向小城市转变的路径与机理研究 |
浙江省哲社规划课题 |
2012-2013 |
董自光 |
8 |
电子商务经济下物流服务的低碳化发展路径研究—以浙江为例 |
浙江省哲社规划课题 |
2012-2013 |
段向云 |
9 |
浙江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从观光到休闲的视角 |
浙江省哲社规划课题 |
2012-2013 |
潘雅芳 |
学科(现代服务业学院)近三年成果被政府和企业采纳情况一览表
序号 |
项 目 名 称 |
主要负责人 |
被采纳情况 |
1 |
国家和区域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规划研究 |
夏晴 |
被国家发改委采纳,作为“十二五”国家服务业发展规划制定的参考 |
2 |
扶持呼叫中心产业发展,促进我省经济转型升级 |
夏晴 |
吕祖善省长批示 |
3 |
关于吸引海内外游客,促进运河旅游发展的建议 |
夏晴 |
杭州市拱墅区政协会议提案,区旅游局和文广新局承办,区委、区政府决策参考 |
4 |
关于建立“运河文化学堂”的建议 |
夏晴 |
5 |
TPP对我国的影响与对策 |
陆建人 |
中联部内参刊登 |
6 |
浙江省"十二五"旅游人才规划 |
潘雅芳 |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7 |
“十二五”期间旅游消费潜力和消费结构演化——浙江实证 |
潘雅芳 |
浙江省旅游局 |
8 |
台州市旅游产业品质提升研究 嘉善县旅游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机制研究 |
潘雅芳 |
台州市旅游局 嘉善县旅游局 |
9 |
浙江磐安云山旅游度假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胡坚强 |
磐安市旅游局 |
10 |
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构筑、用工关系及业务合同规范性构建 |
吴海珍 |
乐清树脂厂等企业 |
11 |
塑料行业进口贸易研究、进口贸易货款结算方式及风险防范研究 |
吴海霓 |
台州市黄岩群鑫五金塑料厂 |
12 |
YH商务系统、新通路电子商务模式及风险防范研究 |
蔡筱霞 |
浙江怡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 |
13 |
义博会机械展和汽摩配用品展评估 |
裴向军 |
义博会 |
14 |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
王玲 |
呼和浩特市旅游局 |
u 社会服务
主持编制《宁波市休闲服务业发展规划》、《山东省诸城市服务业发展规划》、《安吉县服务业发展规划》《崇福镇服务发展规划》等地方政府服务业发展规划10余项。
参与《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等国内主要服务经济“报告”的撰写。
在校内成功举办丽水市、嘉善县、桐乡市、诸暨市等政府高层服务业专题培训10余期,累计受训人数近千人。夏晴、姜红教授为济南、福建、武汉、合肥、杭州、郑州、青岛、江阴等近30市(区、县)领导干部和企业家授课。
u 学术交流
主办有影响的学术论坛:定期举办现代服务业发展国际论坛、现代服务业与浙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
开办有特色的“大家讲坛”:原国家服务贸易司司长胡景岩、浙江开开电缆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弋等政府领导和企业高管来校讲学。
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台湾正修科技大学郑舜仁、日本西村隆男教授等学者前来访问交流学术观点,我重点学科成员陆建人教授、朱红缨副教授分别参加马来西亚国际战略研究所学术报告会、第26届韩国茶生活指导者研修会——庆州世界文化EXPO纪念WTU国际学术发表会。
u 人才培养
依托学科十年积累的特色科研优势,2009年成立了国内第一所专门从事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的特色学院。
以国家和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和服务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构建了一个与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紧密衔接的集国际经济与贸易、会展经济与管理、物流管理、旅游管理、电子商务、国际金融、国际经济与贸易(茶文化贸易方向)于一体的现代服务业专业群。
长期保持与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的高度联动,积极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努力探索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创新实践》获校教学成果特等奖。